面膜敷面可將皮膚與空氣暫時隔絕,使皮膚溫度逐漸升高,從而促進血液循環,積存在表皮內的廢物隨著水分的不斷蒸發,到達皮膚最表層,當取下或清洗面膜時,皮膚上的污垢會隨著面膜粘附而清除掉,如同給皮膚做一次徹底的大掃除,同時對皮膚能補充足夠營養,因此冬季皮膚保養,營養面膜不可缺。
五款面膜分類:
1.泥膏型面膜
泥膏型面膜不僅能夠有效清潔皮膚,而且保濕效果也不錯,能非常有效地軟化阻塞在毛孔口的硬化皮脂。經過泥膏型清潔面膜敷臉后,面部的黑頭、粉刺很容易擠出來,尤其對不適宜用蒸氣的干性皮膚是很不錯的選擇。不含特殊吸油成分的泥膏型面膜對中、干、油性皮膚都適用。但對油性皮膚來說,選擇含較多高嶺土(也稱中國粘土)或有添加吸油成分的面膜,效果才最佳。
泥膏型面膜雖然清潔效果很好,但因產品內含有較高的防腐劑以防止細菌在濕潤的泥膏中生長,并且成分中礦物質的含量較多,所以敏感型的肌膚應該謹慎使用。
2.撕剝型面膜
撕剝型面膜的清潔原理與泥膏型相同,也是通過升高表皮溫度,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主要成分是高分子膠、水和酒精,其它的成分很少。由于撕剝面膜的使用過程需要等到面膜干燥才能完成,所以成分中不能添加保濕劑,這對干性皮膚不太適合,另外由于撕剝的動作,敏感型肌膚也不太適用。
撕剝順序要自上而下,尤其要注意避開眼眶、眉部、發際及嘴唇周圍的肌膚,防止撕剝時肌膚受到損傷。
3.凍膠型面膜
如果把凍膠型清潔面膜中的堿劑及表面活性劑拿掉,再加入一些保養成分,就成為凍膠型的保養面膜了。而這類面膜還可以再簡單分為透明及不透明兩種。透明的凍膠型保養面膜只能加入水溶性的護膚成分,所以比較適合油性膚質。而不透明的凍膠型面膜可以加入的成分比較多,干性膚質也可以使用。
涂抹要有一定厚度。面膜的薄厚有講究,不能是薄薄的一層,一定要蓋住毛孔,這樣面膜的成分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4.乳霜型面膜
有的廠家將乳霜做得濃稠一點以面膜的形式推出,從原理上講沒有什么不對,但從皮膚保養的效果來講,乳霜型保養面膜的效果與一般晚霜的效果差不了多少。乳霜型面膜質地跟護膚霜差不多,具有美白、保濕、舒緩等效果的面膜大多屬于此類。它的使用也很方便,敷完后只要用面紙擦拭干凈即可。
因為質地溫和,所以乳霜型面膜適應面比較廣,敏感性肌膚也能放心使用。
5.綿布式保養面膜
綿布式保養面膜是現代最新潮流。綿布式面膜就是將調配好的高濃度保養精華液吸附在綿布(紙)上,使用時撕開包裝敷到臉上即可。綿布式面膜的主要優點是從成分上易于控制并可添加多種養分,從機制上能大大提高有效護膚成分對皮膚的滲透量及滲透深度,并能迅速有效地改變皮膚含水量,而使用上又十分方便,避免了用后清洗和防腐劑等問題。不過這類面膜沒有清潔效果,不適合需要深層潔膚的人。
敷面膜的六大注意事項:
1 敷面膜的順序:面膜應該在潔面后使用,但是具體操作起來還是有很多人把步驟搞亂。錯誤的步驟非但達不到保濕、美白的作用,反而可能因為無法及時給皮膚補充營養和水分而使它受到更嚴重的破壞。正確的敷膜順序應該是潔面—涂營養霜或精華素—敷膜—清除面膜—涂營養霜。
2 敷面膜的時間:敷面膜通常只需15-20分鐘,感覺肌膚“十分疲勞”或者特別干燥的人可以多敷5-10分鐘,但一定不要讓面膜在臉上待的時間超過35分鐘。因為面膜阻隔了皮膚與空氣的接觸,不利于皮膚呼吸;營養物質也不會因為待在臉上的時間越長就被吸收得越多,所以帶著面膜睡覺的習慣是錯誤的。
3 敷面膜的位置:大多數面膜要求避開眼睛和嘴巴部位,具體來說,面膜的邊緣部位距離眼睛大約兩公分就行了。除了撕拉型面膜一定要嚴格避開眼睛外,其他大多數面膜對此要求都不是太高。
4 滋養面膜的禁忌:敷面膜前一定不要用爽膚水,因為它的主要作用是清潔皮膚,里面含有的酒精等潔膚成分會大大降低滋養面膜的美膚功效。
5 面膜保養禁忌:面膜要遠離浴室,尤其是瓶罐包裝,使用之后要把蓋子蓋緊,并帶離浴室,切勿留在浴室中,讓水蒸氣滲入,會影響品質。使用面膜時最好用挖棒挖取,多余的面膜不能放回瓶中,避免將細菌也放回瓶中。
6 敷面膜的動作晉級:做面膜時不可以打電話、說笑,應以最佳的放松方式進入半睡眠狀態,這樣皮膚能夠充分吸收產品中的營養成分,若精神過度興奮,面部肌肉一直處于不平靜狀態,會使營養吸收狀況大打折扣。另外,多數面膜含有塑型作用,如在做面膜時講話,還容易造成面部皺紋的產生。